一.为什么要冬令进补?
民间传统习惯于冬令进补,因为冬天是封藏之季,天气寒冷,万物宁静,根据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稳定状态。冬令进补,有利于把补进的物质保留在体内,得于慢慢吸收,利用,达到健身强体、祛病延年的目的。中医认为冬主封藏,就是这个意思。常说的冬天进补,春天打虎也体现了这样一个理念。
进一步说,冬天适合进补,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1. 传统观念,冬天进补;
2. 从营养吸收的角度,冬天更好些;
3. 保健品,尤其是做成的膏方,更适合保存。
二.其他季节,是否可以进补?
冬天更适合进补,不是说其他季节不可以补,不过要注意季节特点。春夏季节气候偏暖,特别温热的补品要注意,南方的湿度相对较高,注意不要应用偏于滋溺的补益之品,以免碍胃滞脾。秋季干燥,注意调护津液。要注意天气暖热情况下的补品保存问题。
三.哪些人适合进补?
长期患病、体质较差的人可以进补,譬如各种胃病、心脏病、肺部疾患引起的体质虚弱等都可以进补,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轻疾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发作。
亚健康人群,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快,人感到疲劳,不能耐受较强的工作压力,又查不出明确疾病。
意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健康人群。只是在调补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其体质特征。
四.身体较胖、血脂高,血糖高是否可以进补?
身体胖、血脂血糖高的人同样可以进补,只是进补过程中,或组织的膏方中,兼顾更多的降脂、降糖方面的药,膏方的敷料少用糖类,吃了膏方,不会太胖。相反与控制饮食,运动相结合,还能起到减肥作用。
五.膏方是由哪些方面的中药组成?
首先:一般补益药物的选择。进补人群中,不少人有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老慢支等。他们不同程度存在虚的一面,比如气虚、阴虚等。我们应该根据病人提供的症状,结合医师掌握的体征,综合归纳,决定他们的证候属性,有针对性地选用治疗药物。比如高血压,阴虚证候比较多,应用北沙参、白芍、枸杞等。冠心病,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较多,可用党参、黄芪、附子、桂枝等。胃病则以脾胃虚弱多见,可用太子参、生白术、淮山药等。临床病人众多,证候属性不一,一定要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归纳正确,有目的地选用相应的药物。其次:根据患者的体质特征,选用补品。如阴虚为主,选用西洋参、冬虫夏草等。阳虚为主,选用红参、河车粉等。再次:针对性地加用相应的胶质之品。热性患者以鳖甲胶,龟板胶为主。寒性患者以鹿角胶为主。药物选择,补益之品的应用及胶质之品的正确选用是做成膏方的主要内容,几方面有机结合,溶于一炉做成膏方。
六.开膏方时,是否只选用补益药,其他治疗药物是否也可以选用?
治疗性药物在膏方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的疾病常常是虚实夹杂。如高血压除了阴虚外,还可以见有痰湿,冠心病人瘀血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膏方组织时,对痰湿、瘀血等证一定要兼顾治疗,也体现“寓通于补”的经典思想。
治疗药物的另一个概念是选用一些中药药理明确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比如首乌、葛根、白蒺藜、羚羊角粉等能降血压,天花粉、玉竹、蚕茧、淮山药等能降血糖,枸杞、泽泻、生山楂等能降低血脂,生苡仁、粉萆薢等能降血尿酸等。当然选药同时与病人的证候属性一致,则效果更好。
七.膏方服用过程中有没有副反应,如果有怎么处理?
一般而言,服用膏方不会有什么副反应,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没有副反应。常见的副反应有腹泻、胃口不好、口腔溃疡等。引起胃口不好主要是补益过于滋腻引起的;引起腹泻可能是药性偏凉,或应用数味润肠药引起;口腔溃疡可由于药性偏温引起。碰到上述情况,最好到膏方开出的医师处,作一些修正,加用一些针对性的药与膏方同时服用,不要轻易丢弃。
八.膏方怎么保存?
1. 放入冰箱冷藏;
2. 勺子用后搽干,不放在滋补膏方中;
3. 膏滋药中避免进入水蒸气。